攻略
(报告出品方/作者:西南证券,高宇洋)
【资料图】
1.1、模具起家,由铝到镁,深耕行业二十载
星源卓镁于 2003 年成立,成立之初主要从事汽车压铸模具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2006 年起,公司向下游铝合金压铸领域延伸,2009 年,公司将研究方向转向镁合金产品生产和 研发,2014 年,继首款镁合金汽车车灯散热支架产品成功研发及量产后,公司正式进军镁 合金汽车零部件领域,2022 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公司逐渐成长为 一家专业从事镁合金、铝合金压铸件开发设计和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终端客户包括 特斯拉、奥迪、福特、宝马等知名品牌。目前,公司浙江宁波市北仑区生产基地已投产,主 要涵盖模具制造,镁铝合金压铸生产等业务。
面向广阔市场,不断拓展经营产品及服务内容。公司根据行业前景、自身业务发展情况 等因素不断拓展产品种类及服务内容。目前,公司业务以镁合金业务为主,铝合金压铸业务 及模具业务为辅,主要产品包括为汽车车灯散热支架、汽车扶手结构件、铝合金汽车扬声器 壳体、园林机械零配等多类型产品。公司已形成“模具开发→产品压铸→精密加工→表面处 理→质量检测”完整的镁合金、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研发生产技术体系和生产业务链条。
1.2、股权结构稳定,管理层深耕行业多年
股权结构稳定,实际控制人为为邱卓雄和陆满芬。截止到 2023 年 3 月 31 日,公司前 五大股东分别为源星雄、邱露瑜、睿之越、博创同德、卓昌投资,分别持有公司 60.41%、 3.36%、3.00%、3.00%、1.88%的股权。邱卓雄先生直接持有公司 3.36%的股权,持有睿 之越 0.1848%的股权,陆满芬女士持有睿之越 16.225%的股权,邱卓雄和陆满芬夫妻二人并 通过源星雄间接持有公司 60.41%的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管理层经验丰富,为公司长远发展护航。公司管理层以 70 后和 80 后为主,均具备丰富 多年行业从业经验。其中,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邱卓雄先生自毕业起一直从事模具及压铸相 关业务,1997 年成立个体工商户星源模具厂开展模具销售业务,2003 年成立公司前身星 源有限并开展模具及压铸产品销售业务至今,具有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公司优秀的管理团 队将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营收规模尚小,镁合金业务占比过半
整体经营规模尚小,后疫情时代有望迎来爆发。2019-2022 年,公司营收规模从 1.47 亿增长至 2.71 亿元,CAGR 约 22.6%。截止 2023 年 Q1,公司实现营收 8042 万元,同比 增长 57.2%,公司营收整体保持增长态势。归母净利润层面,2019-2022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分别为 4919 万元、6020 万元、5365 万元和 5623 万元,整体浮动较小,主因是受疫情以及 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近两年利润承压。但公司 2022 年 Q4 业绩明显好转,单季度实 现 7000 万营收和 1200 万归母利润,同比分别增长 14.0%和 99.5%。2023 年 Q1,公司实 现营收 8042 万,同比增长 57.23%,实现归母净利润 1694 万,同比增长 85.7%,公司自身 业绩加速明显。
随着疫情扰动的因素减小以及未来国内原镁持续扩产,我们认为原材料价格将逐步下降 且保持稳定,公司自身新产品持续开发以及相关客户的不断导入,镁合金车用渗透率的提升, 公司未来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营收结构以镁为主,镁铝业务双轮驱动。2022 年,公司镁合金、铝合金压铸件及模具 收入在营收中所占比重分别为 56.0%、30.0%、12.2%。公司主营收入超过半来自于镁合金 压铸件,铝合金、模具收入占比相对较低。压铸产品毛利率是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变动 的主要因素,受贸易政策、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近年来压铸产品毛利率有一 定程度起伏。2022 年,公司镁合金压铸件、铝合金压铸件、模具的毛利率分别为 33.3%、 25.5%、77.7%,其中镁合金的毛利率相较 2021 年下滑约 10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 2022 年镁价整体高于 2021 年,其次是公司自身产品结构变化的因素。公司主要毛利润来自镁合 金铸件,2022年镁合金、铝合金铸件以及模具分别贡献毛利润占比为 50%,20.6%以及 25.5%。
费用控制得当,三费逐步下降。2019-2023 年 Q1,公司三费率整体呈小幅下降趋势, 公司管理能力逐年提升。截止 2023 年 Q1,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 188.9 万元、479.9 万元、-68.35 万元,分别下降至 2.4%、6.0%以及-0.9%左右。我们认为,公司 费用端的下降得益于公司精细化的管理、降本增效的措施,公司未来三费将继续保持低位水 平。
2.1、新能源汽车前景广阔,汽车轻量化已成发展新趋势
2.1.1、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千万级别,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
全球新能源汽车不断放量,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在世界各国加 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背景下,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千万级别,增至 1065 万辆,同比增长 63.6%。其中,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在全球新能源汽 车总销量中所占比重为 63%。西欧作为世界全球第二大市场,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中所 占比重为 29%,与我国相差较大。
近三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提速。在政策、市场、技术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近年来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688.4 万辆,同比增长 95.51%,呈爆发式增长态势。2013-2020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从 0.1%增长至 4.7%,增速较慢。2020 年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增速明显加快,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增 长至 25.6%,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趋势显著。
2.1.2、汽车轻量化大潮下,新能源汽车冲锋在前
汽车轻量化为汽车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具有多重意义。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各国汽车排 放标准和燃油经济性标准更加严格。2016 年 12 月 23 日,我国正式发布《轻型汽车污染物 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该标准比“国五”标准整体加严 50%以上。大力 发展汽车轻量化技术可通过减轻汽车自身重量减少排放量和降低能耗。目前,全球面临着日 益严峻的能源威胁,汽车重量对其燃油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在保障汽车安全性和其他基本性 能不变的前提下,汽车轻量化可以实现降低燃油消耗率效果,从而缓解能源压力。
汽车轻量化政策持续加码。汽车轻量化是在保持汽车原有安全性、舒适性等性能的基础 上,针对性降低汽车自身重量。汽车轻量化能够充分满足当今世界节能、环保的要求,是汽 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目前汽车节能减排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近年来,国家有 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鼓励、支持、推动汽车轻量化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需求迫切。轻量化汽车、新能源汽车为未来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重 要方向,随着传统汽车制造商和新型汽车制造商纷纷涌入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 日益繁荣。相关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车每减重 10%,可增加 5%-8%平均续航能力,减少 5% 电耗。在新能源汽车不断加码电池容量以增加续航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需从车身零部件开始 减重,因此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的需求极为迫切。 实现汽车轻量化,材料是关键。
实现汽车轻量化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应用轻量化材料, 二是优化车身结构,三是用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目前铝合金市场一体化压铸是各大车厂争 先开拓的领域,镁合金铸件一体化压铸尚不成熟。而从轻量化材料考虑,常用的汽车轻量化 的主要材料包括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等,通过使用这些轻量化材料将直接减 轻汽车重量。当前,主流汽车轻量化材料为铝合金,随着镁合金加工工艺技术持续改进与升 级,未来镁合金有望迎来放量。
从星源卓镁的发展轨迹看,公司一直致力于从材料端给下游汽车厂商提供轻量化的汽车 结构件。从铝合金铸件转向镁合金铸件,是公司轻量化材料道路上工艺与方向的选择。实现 汽车轻量化的路径,公司镁、铝合金双轮驱动,成为汽车轻量化行业领先者之一。
2.2、铝合金:国内储量丰富,汽车轻量化主流材料
2.2.1、我国铝土矿储量位列世界第七,产量位列世界第二
铝土矿全球分布集中,我国铝土矿储量较丰富。 2021 年,全球铝土矿储量约为 320 亿 吨,集中分布于非洲、亚洲和南美洲地区。我国铝土矿资源储量位列世界第七,在全球铝土 矿总储量中占比 3%,主要集中分布于贵州、广西、山西、河南等地。铝土矿全球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我国产量位列世界第二。2017-2020 年,全球铝土矿 的产量持续增长,2021 年,小幅下降至 3.9 亿吨,整体呈现波动增长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 发展,国内相关产业对金属铝及铝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2022 年,我国铝土矿产量为 9000 万吨,在全球铝土矿产量中占比 23.82%,是世界第二大铝土矿生产国。
2.2.2、铝合金为当前主流轻量化材料,新能源车应用成熟
铝合金为目前应用最广轻量化材料。铝合金具有低密度、高弹性、高抗冲击性能等性能, 其易于成形,吸能效果好,耐腐蚀,循环利用价值大,因此是汽车轻量化的理想材料之一。 2020 年,铝合金在轻量化材料市场中占比 64%,是目前最主要的汽车轻量化材料。
我国汽车压铸铝合金市场规模持续攀升发展前景广阔。铝合金压铸件是指通过铸造获得的铝或铝合金设备和装置,在汽车、家电、建材领域应用广泛。铝合金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较为成熟,从单车用铝量来看,汽车轻量化的发展将带动单车铝合金用量及铝合金在车上和覆盖件上的渗透率持续提升。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25年、2030年我国单车铝合金用量将分别达到250kg、350kg自铝合金快步走入汽车领域后,其应用范围不断延伸至引擎盖、挡泥板、车顶等部位。预计2025年铝合金在在引擎盖、挡泥板、车门、后车厢、车顶、全车身渗透率将分别增加至85.0%、27.0%、46.0%、33.0%、30.0%、18.0%。
按整体需求端测算,2021 年,我国汽车压铸铝合金市场规模为 1657.46 亿元,预计 2022 年达 1869 亿元,2025 年突破 2400 亿元,年化增速超 10%。随着未来汽车一体化压铸技术 的进步和发展,铝合金压铸件需求或将进一步提升。
2.3、镁合金:国内储量、价格占据主导,或为汽车轻量化最佳选择
当前时间点讨论镁合金在汽车领域替代铝合金,我们认为时机已经相对成熟,市场目前 主流观点认为下游汽车厂商对镁的安全性存在担忧,且铝合金在汽车领域应用较为成熟,汽 车厂商替换动力不足,镁在汽车领域渗透率提升存在局限性,但星源卓镁、云海金属、万丰 奥威等厂商在镁合金压铸工艺上已经相对成熟,我们从镁的政策、储量,金属属性,价格以 及应用空间看,镁合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3.1、我国镁资源储量丰富,全球市场占据主导
我国是菱镁矿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世界菱镁矿已探明储量约为 126.25 亿吨,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我国菱镁矿资源储量和品质均位于世 界前列,已探明菱镁矿储量为 36.42 亿吨,在世界菱镁矿总储量中占比 28.85%,主要分布 在辽宁、山东、西藏、新疆、甘肃和河北等省。
我国在全球镁资源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储量丰富,我国镁资源不存在对外依存度 的问题,我国亦是世界镁资源重要来源地,在全球镁资源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 方面,储量丰富的镁资源为我国镁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资源优势将助推 相关产业发展。目前,菱镁矿在建筑、化工等领域应用日益增多,需求量亦随之增长。我国 原镁产能充足,2022,我国原镁产量约 90 万吨,占全球产量的 91%。我们认为,未来镁的 定价权在国内。
2.3.2、镁合金铸件在汽车领域尚处0-1阶段,潜力巨大
镁合金规模化应用历史短,汽车压铸件产量上升空间巨大。我国镁合金规模化应用发展 历史较短,目前镁合金的应用正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生命周期,镁合金压铸件产量 占总体压铸件产量的比例仍然较低。据云海金属介绍,当前我国单车用镁量仅 3-5kg,对比 欧美系汽车 15-20kg 的用量具有较大的空间。我们认为,镁合金铸件在汽车领域尚处于 0-1 发展阶段,行业处于发展初期,未来潜力巨大。根据《中国轻量化技术发展路线图规划》测 算,我国作为汽车零部件生产大国,预计 2025 年、2030 年我国镁合金汽车压铸件市场容 量将分别达 68.9 万吨、124.1 万吨,镁合金在汽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速度将持续提升。
2.3.3、汽车大铸件轻量化材料,有了“镁”的答案
镁合金系最有潜力的汽车轻量化材料,可有效实现汽车减重。镁的金属属性相较于铝更 加活跃,镁合金存在着易氧化、腐蚀等因素,故在汽车外壳、底盘等长期暴露于车外的汽车 镁合金构件依然存在技术难点。但镁合金在轻量、强度、抗震、散热、使用寿命等性能上具 备优势,在车内结构件替代铝合金已较为成熟,是更好的轻量化材料。同规格产品下,镁合 金替代铝合金后减重效果将达到 25%-35%,镁合金减重效果明显。目前,星源卓镁的镁合 金产品已在汽车方向盘、汽车座椅结构件、显示屏结构件、车灯散热支架等零部件上进行应 用。此外,2022 年底,星源卓镁的镁合金动力总成壳体切入上汽新能源车供应链,汽车大 铸件轻量化,有了“镁”的答案。
2.3.4、政策+技术催化,汽车用镁“闻风而动”
政策与技术路径清晰,未来镁合金大有可为。由工信部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路线图 2.0》规划了我国轻量化分阶段目标。根据该汽车技术路线图,预计 2025 年、2030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将分别达到 25%以上、40%以上;单车镁合金用量 将分别达到 25kg、35kg;镁合金整车占比将分别达到 2%、4%。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 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的需求将更为迫切,镁合金作为最有潜力的汽车轻量化材料, 有望受益于汽车轻量化以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的蓬勃发展,需求预计迎来高增速,发展 潜力巨大。
2.3.5、镁价回落趋稳,或将进一步下探
镁价逐步回落,镁合金将具备成本优势。行业内存在一个换算比例,当镁铝价格比在 1:1.3 以内时,镁具备性价比优势。2023 年 4 月,国内镁价出现波动,上游矿场出现惜售囤 货行为,陕西榆林地区出现减产,导致镁价从底部 21000 元/吨上涨最高至 30000 元/吨,但 我们认为此次涨价更多为情绪性上涨,截止 4 月 26 日,镁价已经回落至 25000 元/吨。2022 年,我国原镁产量为 90 万吨,占全球的 91%,镁产品出口量 49.8 万吨,国内镁消费量约为 37.5 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 40.8%。随着下半年云海金属等企业的新增 50 万吨原镁产能 释放,镁价未来依然存在下跌空间,有望长期在 20000 元/吨徘徊。
回顾过往,2016-2021 年 8 月,镁铝价格比位于 1.3 以内,但彼时新能源车及大型镁合 金铸件工艺等因素制约镁合金汽车应用。2021 年 9 月起,受上游镁生产所需材料价格持续 上涨、国家“能源双控”及“环保改造”等政策诸多因素影响,镁合金材料价格非理性走高, 镁合金的应用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负面影响。2022 年 11 月至今,随着国内镁冶炼产能 的逐步增加,镁合金价格持续下降,镁铝价差逐渐缩小,镁铝价格比重回 1.3 内,镁合金性 价比逐渐凸显,我们判断未来镁价相对平稳甚至有进一步下探空间,镁合金汽车领域规模化 应用有望加快。
2.4、模具:应用领域广泛,短期汽车模具需求承压
模具应用领域广泛,我国市场规模呈现波动态势。模具是材料成型的重要工艺装备,与 各行业息息相关。2016-2019 年,中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由 2731 亿元增长至 3119 亿元, 2020 年受疫情影响下降至 2766 亿元。我们认为,经历了近三年的疫情影响,后疫情时代国 内经济大环境持续向好,预计未来中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将有所回升。
汽车行业为模具重要应用领域。从模具应用领域来看,模具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汽车、 电子、IT 等行业。2019 年,汽车领域模具销售收入高达 887 亿元,在下游应用领域所占比 重为 34%,是模具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汽车模具当前面临下游需求乏力,终端车厂去库 存压力等不利因素,我们认为库存周期过后,下游新车研发周期缩短带来的需求提升。 公司镁合金模具具备先发优势。公司原本模具起家,2009 年公司凭借自身在镁合金园 林工具箱体、镁合金医疗器械控制显示器外壳等产品的研发生产积累的相关技术与经验,开 发出了镁合金汽车产品模具,成为最早拥有镁合金汽车模具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伴随着下游对镁合金汽车结构件需求的提升,公司所具备的镁合金汽车模具加工能力将为公司 未来的产品升级和放量增添助力。
3.1、铝镁合金双轮驱动,中大型铸件打开新成长空间
镁合金具备先发优势,整体产品线更为丰富。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镁合金汽车铸件研发 和生产的企业,公司第一款镁合金产品于 2015 年切入北美市场。相比国内从事镁合金汽车 铸件公司,万丰奥威子公司镁瑞丁主打镁合金汽车仪表盘铸件,云海金属整合了镁合金上游 资源,星源卓镁在产品矩阵上更为丰富。公司镁合金产品主要包括汽车车灯散热支架、汽车 座椅扶手结构件、汽车中控台结构件、汽车显示器支架等。2022 年底,公司中大型镁合金 铸件汽车动力总成壳体成功打入上汽智己、飞凡两款车型,为其中大型镁合金铸件打开了新 的成长空间。
镁铝合金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相互促进。一方面,镁合金、铝合金均为汽车轻量化发展 的优质金属材料,公司客户往往同时存在镁合金产品与铝合金产品的业务需求,公司同时为 客户提供铝合金、镁合金压铸产品及服务可进一步增强合作粘性。另一方面,公司铝合金压 铸件业务历经多年发展和积累已较为成熟,而部分客户对镁合金产品的认识仍有待提升,公 司可先为客户开发铝合金产品以获得客户认可和支持,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客户交流,推广镁 合金产品相关业务。
产品结构由小转大,高价单品打造新增长极。大型复杂镁合金汽车铸件规模化应用是汽 车用镁的发展方向之一。当前,公司正不断加大对中大型产品的生产和研发,积极向镁合金 汽车显示系统零部件、中控台零部件、动力总成壳体等大中型汽车零部件方向延伸。中大型 产品通常单价更高,如公司新能源汽车变速器壳体零部件平均单件价格为 140.00 元,汽车 中控台零部件平均单件价格为 163.59 元。2022 年上半年,公司大中型产品收入占比已经上 升至 60.18%,2022 年底,公司大型镁合金铸件汽车动力总成壳体单价冲向千元,进一步拓 宽公司产品价格带。伴随未来大中型产品结构占比上升,公司营收和利润将受益高价单品的 放量。
3.2、镁合金压铸技术壁垒较高,研发力度不断加大
具备核心压铸技术,行业竞争力强。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公司已构建强大、独特的自身 核心技术体系,在压铸成型、后道处理、精加工、检测与控制等方面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 镁合金的金属特性决定其压铸技术壁垒相对较高,模仿难度相对较大,新进入企业短期内达 到与公司技术和产品性能水平相近的可能性较小。公司切入镁合金行业时期较早,具有完整 的研发体系和研发制度,具备成熟的镁铝合金压铸技术,随着半固态压铸逐步应用到镁合金 压铸领域,公司在行业内具有显著竞争优势。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核心团队经验丰富。公司重视研发投入,2019-2022 年,公司研发 投入从 674.4万元增长至 1506.1万元,CAGR约 30.7%,研发费用占比从 4.3%增长至 5.6%。 虽然公司营收体量较小,但公司研发费用营收占比逐年提升,显示公司重视研发投入。公司 研发团队经验丰富,截至到 2022 年 6 月 30 日,60.98%的公司研发人员从事压铸行业年限 达 10 年及以上,53.66%的研发人员参与过 5 个及以上项目。
质控体系完善,多项认证保障。公司已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及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并通过多项资质、认证,如 IATF 16949:2016 质量体系认证、ISO 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 系认证、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等,公司所获资质、认证为提高其行业知名度、开拓市场等奠 定了基础。
3.3、终端客户资源优质,持续开发海内外新客户
终端客户资源优质,产品应用于国际知名品牌汽车。汽车、电动自行车和园林机械等行 业为公司压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公司近 70%的产品用于汽车行业。公司是主流汽车厂商 Tier2 供应商,公司境内销售客户包括继峰股份、华域视觉等公司,公司为继峰股份所提供 产品应用于国产奥迪 A4L,为华域视觉所提供产品主要应用于广汽传祺、凯迪拉克 ATS、 别克 GL8、上海大众帕萨特等车型。北美地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Sea Link 为公司境外主要 客户,公司向其所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包括特斯拉 Model X/S、克莱斯勒 Dodge Charger 和 福特 Explorer 等高端品牌车型,公司产品已获得国内外主要客户的认可。
开拓新客户,维稳老客户。公司所处行业客户粘性较强,下游客户目前已与公司建立了 较稳定、依赖的合作关系。故公司在强化与现有客户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客户需求,不断 开发新客户,争取产品订单。公司同步拓展海内外市场,一方面,挖掘国内潜在需求以提升 其在汽车镁合金结构件领域占有率及知名度,另一方面,开拓国外市场,获取全球优质客户。
3.4、同行企业对比:铝合金百舸争流,镁合金才露尖角
镁合金尚处发展初期,铝合金竞争格局分散。在镁合金汽车压铸领域,由于国内压铸企 业中镁合金压铸件产销量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并不多,公司在该领域主要竞争对手为万丰奥 威、宜安科技、云海金属和丰华股份等公司。在铝合金汽车压铸领域,行业已经相对成熟, 我国铝合金压铸生产企业众多,但未有一家企业占有显著市场份额,公司主要竞争对手为旭 升股份、爱柯迪等铝合金压铸生产中大型企业。
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位于同行前列。我们选取了同行几家公司,云海金属、万丰奥威、 旭升股份等作为对比,从对比情况来看,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均高于同行可比公司。2017-2022 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57.9%、50.48%、53.67%、54.86%、42.53%、37.3%。公司毛利 率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以镁为主,公司管理降本增效得当。 2017-2022 年,公司净利率分别为 29.2%、29.0%、33.5%、34.6%、24.5%、 20.8% , 整 体来看,公司净利率整体虽有波动,但仍较高于同行可比公司。
3.5、募投项目助力产能扩张,乘风破浪开启新征程
募投项目助力产能提升,壮大研发实力。公司 IPO 募投项目为高强镁合金精密压铸件生 产项目和高强镁合金精密压铸件技术研发中心。高强镁合金精密压铸件生产项目生产的镁合 金精密压铸件为公司主要产品,高强镁合金精密压铸件技术研发中心项目通过扩大研发场地、购置先进研发软硬件设备等方式,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募投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将 推动公司进行产能扩张升级、产品结构优化及研发能力提升。
关键假设: 假设 1:镁合金公司大单品汽车动力总成壳体我们预计 2023 年开始放量,假设下游上 汽智己月销量 2000 辆左右,汽车显示支架和背板需求增加,2024 年 800v动力总成壳体放 量,预计 2023-2025 三年镁合金铸件营收增速分别为 42.89%、64.64%、45.97%,上游镁 价保持低位 2 万-2.2 万元/吨之间稳定,由于产品结构变化,毛利率将略有提升,分别为 34.24%、37.28%和 37.21%。 假设 2:铝合金下游需求保持稳定增速,2023 年受下游终端需求略有影响,预计增速将 小于 2022 年的 39%,考虑到 2024 年汽车行业有望复苏,我们预计铝合金业务 2023-2025 年营收增速分别为 30%、35%和 40%,毛利率预期保持稳定。
假设 3:模具业务 2023 年预计受下游需求终端影响,需求放缓,我们认为,随着新能 源车企库存消化,新车研发周期缩短,2024 年将迎来复苏,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模具营 收增速分别 5%、15%和 25%,毛利率预期保持稳定。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62 亿、5.45 亿和 7.7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 为 7617 万元、1.21 亿元和 1.73 亿元,EPS 分别为 0.95 元、1.51 元和 2.16 元,对应 PE 分别为 32 倍、20 倍和 14 倍。
我们选取了行业中与星源卓镁业务最为相近的两家公司,分别为云海金属和万丰奥威, 2023 年两家公司平均 PE 为 15.5 倍。考虑到云海金属有上游矿资源业务,万丰奥威主要营 收并非来自镁合金,星源卓镁未来三年营收增速均在 35%以上,未来三年利润复合增速在 40%以上,考虑采用 PEG 估值法,我们给予公司 2024 年 30 倍 PE,PEG 小于 1,目标价 45.30 元。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链接」
关键词:
攻略
装备
商城